顯示具有 愛吃的不全紀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愛吃的不全紀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捷運芝山站旁的越南美食館


芝山站自從SOGO開幕以來,吃的東西越來越多。在搬到板橋之前,發現捷運站旁的一家越南商店也開始賣起料理。

很好,我愛越南菜。尤其南京東路中華開發後面菜市場裡的越南菜讓我超懷念的,在前東家工作時就常跟同事去吃。即使工作中有再多烏煙瘴氣的事情,吃到好吃的東西似乎就可以稍稍緩和心情(其實是因為肚子餓而暴躁吧,哈)。

在搬家的前一天,下午六點多,又晃到捷運站旁那條路,呼吸附近的空氣,再看幾眼這裡的人們。走到這家越南美食館,就決定今天的晚餐就在這裡,想要增加一個芝山站的味覺記憶。

第一次進來,點了個最常見的牛肉河粉跟涼拌木瓜絲。


這家牛肉河粉不像以前熟悉的那家,還分生牛肉跟熟牛肉,牛肉看起來還有一點點粉紅色,應該沒燙太久。我很喜歡涼拌木瓜絲清爽的口味,跟豐富的口感,是去越南料理店必點的一道。

我點的東西上桌沒多久,隔壁桌就來了個阿姨。她看到我桌上的這兩樣食物,馬上問店家我點的是什麼。呵呵,別人桌上的東西看起來總是特別好吃。過沒多久,她桌上也出現了跟我一樣的食物。然後最後還另外外帶了一份涼拌木瓜絲回家。

關於越南菜,還有在仙台留學期間的回憶。研究室有個越南留學生,有一次跟幾個研究室的朋友到她家去玩「變裝趴」,大家輪流穿越南傳統服飾「ao dai」,也一起作越式河粉跟春捲。那是我第一次開始認識越南文化的時候。


據說,穿這衣服的時候手要交叉放前面(身高差太多結果我的長袍看起來特別短,哈)。矮油~真的好懷念。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老乾杯信義店之不只是和牛燒肉


常言道,內舉不避親,所以我要來介紹敝公司超棒的新店-老乾杯信義店,哈哈。

信義店是老乾杯的第二家店,在新光三越A9館8樓,2010/1/10開始營業。今天(文章發佈時間不小心超過0點)是給現場人員練習的日子,我也到現場去用午餐加拍好吃的照片回來,把部落格2010年的第一篇寫一寫。



我真的很喜歡這三個毛筆字。半透明的門簾,視線穿透到店內,看了就好想快點進去。



入門看到的是吧檯區,上面一堆文字的地方,是社長要對所有顧客說的感謝的話。有好多我看不懂的語言,哈,我們可是國際化的公司。



這個走廊右邊是半開放的包廂區,不規則格窗的拉門很酷,聽說本來要糊紙的,但很怕哪個「好奇心旺盛」的小孩把紙門給戳洞,那本公司可能哪天宣佈破產,原因是因為每天在老乾杯都在修補破掉的門,哈哈。



包廂不隔板的話就像這樣,可以容納很多人。人少的時候也可以把隔成一個一個小房間。這裡空間的重點是,後面的牆面壁磚有大有小,也是不規則設計,很多人都很喜歡這面牆。



這裡是開放式座位,華麗的吊燈跟開放式廚房是最大重點。垂吊下來的燈聽說共有三百多根,真的很漂亮。



店的內側有幾間(好像是三間)和式包廂,比較隱密,門一拉上真的有與世隔絕的感覺。這裡的包廂也是可以放大縮小的好用包廂。



終於要坐下來用餐了。中午的餐具很簡單,依照日式慣例,一坐下來要先來杯飲料乾杯。照片中這杯是白啤加黑啤,お疲れ様です!(未成年請勿飲酒→職業病)



前菜,總之每樣都好好吃哦!(很混的評論?)



前菜吃到一半突然有一陣騷動,原來開放式廚房上演「一條魚變成生魚片」的過程!魚好大一條,整個變成一場華麗的秀!



因為是練習的午餐,所以今天套餐不能選。先上的主菜是釜飯。好好吃好好吃好好吃!!!



我被分配到的是海鮮炸物套餐,很好吃,不過炸物對我比較沒吸引力(老闆看到這句評語不要炒我魷魚,乾杯精神說要誠實且fair)。照片裡是某幸運兒得到的和牛燒肉懷石套餐,光看陣仗就很華麗。(和牛為澳洲和牛→職業病again)



美麗的八種燒肉組合,擺盤真的很吸引人!



和牛在火爐上慢慢變熟,香噴噴燒肉迫不期待要放進嘴裡~



釜飯打開來,發現是鮭魚親子飯,不過我不敢吃鮭魚卵,所以就沒偷挖來吃了。



飯後的副餐。甜點芝麻布丁滑順得不得了,很好吃!咖啡是義大利老牌子咖啡-LAVAZZA,附上牛奶,不是奶精喔。好喝。



ご馳走さま。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BR4樓下的築地中與志-愛上烤(魚花)魚的瞬間


今天跟巴哈姆特去東區走走。還去了光華商場幫敏真學姐的老公看電腦問價錢。哈,宅宅的宿命(也可說是宅宅的生命意義,噗)。晚上我們在BR4覓食,據巴哈姆特說,BR4樓下有好吃的日本料理,叫做「中興志」。我當下只覺得,這名字真不像是日本料理店,用完餐後,因為很好吃,所以就拿了名片,仔細看一下名片中的名字,才知道原來人家真正的名字叫做「中與志」啦。差真多!

店名上特別掛上築地,應該是海鮮類很強吧。不瞞各位,我在看菜單的時候,實在猶豫很久,因為海鮮的食物中,我滿挑食的。後來決定選擇烤(魚花)魚定食,因為之前在大戶屋吃的印象算不錯,雖然我幾乎不吃烤魚。因為烤魚常有種臭味,很難吃到好吃的,基本上我通常會跳過。

給大家看看定食的長相,定價在320大洋的定食,我覺得這樣算是很有誠意了。點餐時,店員特別跟我們說現在的(魚花)魚比較小隻,害我擔心了一下,結果完全不小隻阿...。可能是因為更早以前魚更大隻吧,怕客人以為是他們的餐點縮水了,趕緊先解釋。



今天出門只有帶小台的相機,畫質比較差,可能看不出很好吃的樣子。不過我覺得幾乎每樣都很有誠意,除了右下角的甜點,說實話,我吃不出來它到底是啥味道或是啥口感。其他像是醃蘿蔔、小黃瓜,或是煮物、嫩豆腐都很好吃,沙拉跟湯也都還不錯。

重點是,烤(魚花)魚真的很好吃!!!!!

請原諒我這麼大驚小怪,因為我從小到大對於烤魚一直有一些心結跟誤會,這輩子對於烤魚類食物的糾葛心結好像在這瞬間全解開了一樣,怎麼會這麼好吃呢!!!

噢,快再來個美麗的特寫!



把名片更仔細地看了一下,正面左下角寫了一排英文字母「Nakajimasuisan」,看起來很像日文齁~是的,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中島水產阿!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杜樂麗法國茶館慶生


不知為什麼,但十月生日的人特別多。而這次的目的是幫吳小貞(&蔡老大?)慶生。由於有上次去hana慶生的經驗,看到巴哈姆特處於可愛鄉村風小店的不自在,發現要男生進去這麼女性化的店實在很對不起他們,哈。因此,下午茶是只有女生的時間。

杜樂麗法國茶館,位於台北市東區延吉街,從忠孝東路沿著延吉街往南走,很快就到了。但由於店家在地下室,且招牌不明顯,很可惜地跟館內質感差很多,因此要小心錯過,呵呵。找到了之後,就即將要從普通的台北街景進入一個歐風的空間了。



店裡客人不多,除了我們之外只有兩桌客人,氣氛較為安靜,而且我開心的照店內擺設也比較不用擔心打擾到其他人,呵呵。



坐下來之後,店家拿來的MENU只有一張護貝的A4,上面只有點心。翻到背面,是空白。阿茶咧??既然名為茶館,應該要有很多茶的呀。

原來,茶的部份要請各位女士移動到試聞區,一整排一百多種茶品,自己聞聞看,哪個對味了,就挑哪個。



我點的是「金色山脈」。不是喝啤酒的金色三麥喔,呵呵。關於它的介紹如下:「中國傳統的混合茶,混合來自金三角地區的水果,是一種珍貴的飲品」。雖然是法國來的茶,不過茶的來源倒是以亞洲為主,經過一些混和之後,讓茶的味道有不同的層次。金色山脈聞起來帶有一點甜味,茶湯顏色淡淡的,喝起來很順。因為很喜歡,就買了茶包帶回家泡。

杜樂麗引進的茶主要有三個品牌,Mariage Freres、TWG、Le Palais des thes。我點的金色山脈是MF的茶。其實我對這些品牌不是很了解,而且老實說,好的品牌中也會有不合胃口的茶,吳小貞的紅色馬可波羅喝起來就沒有很喜歡。一切都要喝了才知道。

牆面上一整櫃一整櫃的茶葉,無論是送禮自用兩相宜。其中還有一個「生日快樂茶」,還可以送人當生日禮物,滿實用的。



喝茶總要配點點心。來到法國茶館,就趕流行點了法國最紅的點心-macaron(中文翻作「馬卡龍」或「馬卡紅」,後者應較接近法文發音)。話說杜樂麗進口的是TWG的茶味macaron,別看macaron小小圓圓的很可愛狀,一個要價100台幣,真的是吃體驗的。

由於還有慶生的蛋糕等著我們,因此我們三個人點的是兩人份的下午茶。下午茶套餐除了macaron,還有松露巧克力、貝殼蛋糕、司康、茶餅乾。對於點心,我是傾向持平的評價,不若茶跟整體環境滿意。

本來老闆娘說要給我們用不鏽鋼製的高檔圓形保溫壺,結果茶送上的時候,我們得到的還是一般的茶壺,沒有保溫效果,不過茶壺倒是挺漂亮的。



優雅的下午茶結束。回到我們的不正經生日禮物風格,呵呵。話說今年吳小貞的禮物算是正常而實用的可愛辦公小物,就不多贅述了。但因為順便幫蔡老大準備了特別的禮物,說什麼一定要送出去。因此我們決定找蔡老大出來吃熱炒喝台啤,哈哈。

介紹一下禮物...。



將將~超大吸油面紙!可以一整張直接貼到臉上,最酷的是正面這個男子氣概的油亮臉,哈哈。

然後,還有。



將將~貼在額頭就可以使油亮退散!試試看吧!XD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rice cafe 不是咖啡店


很久沒有食記了,這是不對的行為,畢竟民以食為天阿!

每每到了週末,我跟巴哈姆特都會陷入不知所措狀態,因為要想到去哪裡吃飯這件事情實在太困難了。既不想重複,又怕踩到地雷。尤其巴哈姆特基本上是米食派,除了米飯類他都要剃除。然後他突然想到可去他熟悉的永康街,於是我們就到了這間以販賣日式蓋飯為主的店,叫做rice cafe。

這裡雖然是賣米飯的地方,但裝潢感覺像是咖啡店,簡潔明亮,雖然是用餐,但氣氛卻像喝下午茶一樣。很符合店名中「cafe」的風格。

這家店的特色,除了米飯是採用越光米,主廚還是日本人。聽起來米飯這項目真的很強,可惜當天我才吃了飯糰當早餐,下午兩點才吃飯還是不餓,所以就點了個比較清爽的茶泡飯。



說到茶泡飯,上次去茶丼趣有了空虛的用餐經驗,這次也帶著一點點不安的心情點了這個茶泡飯。沒想到,這次明明是在肚子完全不餓的情況之下,意外地令我滿意。真的,連小菜都很好吃。雖然到最後還是因為實在是不餓而留下約半碗飯,真是對主廚不好意思。

下圖是巴哈姆特「念願」的天丼,呵呵。蝦子很肥,我用我的一小塊肉餅(上圖左上角)換得一隻肥炸蝦,真是划算!:P



好啦,吃飽了。該是甜點上場的時候了!其實我從一坐下,看到桌上小插卡上的手作布丁照片,就一直拿來猛瞧。既然巴哈姆特也是布丁控,那就更應該給他點下去囉!

鏘鏘~



布丁一上桌,巴哈姆特知道廖小佳一定要拍照這件事情,所以好心的幫我橋了一下布丁。沒想到,布丁像嫩豆腐一樣,一碰就碎,不小心受了一點傷。@@

至少這張看起來嫩嫩的還滿好吃的樣子吧~是真的很好吃啦!


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福客常臨 高纖草食堂


話說上次跟舅舅去南投郊遊之後,回到台中我們去一家很有健康概念的小店吃晚餐。在這裡補記一下。

這家店叫做「福客常臨 高纖草食堂」,位於文化中心附近的小路中,主要是提供一些高纖食材所作出的簡單家庭素食料理,有飯有麵有小菜,單價都在百元內。店面不大,位子也不多,不過舅媽一進門就碰到熟人,這裡似乎是常客為多。

走廊的柱子上貼著一幅雜誌的報導,大大的照片上放的,是一道叫「特製豆腐腦」的料理,於是我想這大概是招牌菜,一定要點來吃看看。

點了之後沒多久,第一道菜上桌-特製豆腐腦。

因為我們人數多到要分兩桌,一份豆腐腦共有兩塊也分成兩盤,我眼前的這盤還沒拍照就被吃成這副德性了......。^^;

BTW,豆腐腦不是豆腐做的,也不是動物的腦,是花生作成的。豆腐腦上淋上醬油膏,花生的香氣配上醬油膏的一點提味,是很清爽的開胃菜。

這個看起來很豐富的是我娘點的「招牌牛蒡飯」。一上菜我就後悔沒點這道了,看起來很厲害,而且我娘還一直讚不絕口,下次去的時候要改點這個。

這是我點的酸辣雞絲麵。那天不知道為何,莫名就想點這個,結果整個被牛蒡飯比下去,深深懊悔不已阿。~"~

左上角隱約看得到的是燙青菜。燙過的地瓜葉只有淋上醬油膏,再灑上芝麻,跟一般燙青菜吃到的肉燥醬不同,口味清爽,地瓜葉的味道整個被凸顯出來。我娘在家燙青菜也是這種作法,這裡果然是家庭料理風阿。

最後這個是紅燒湯,我因為吃了湯麵了,就沒再多喝湯,不過看起來料很多,很有誠意的感覺。

以上,這樣飽足了一餐卻不會很脹,感覺超健康的。

感謝舅舅介紹的好店。御馳走樣。


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可愛的甜點輕食店 - O'sweet


小佳把工作辭去,要去旅行了。要去義大利繞繞。

之前跟陳小穎就花了很多時間討論一些細節,包括飛機、景點、旅館跟火車等等等。聽說冠輝小倆口是義大利旅行的先輩,就很開心的去請教一些旅行的事情。

昨天下午我們約在東區一堆巷子中間的一家可愛甜點店,叫做「O'sweet」。

招牌有甜甜圈的feel,但裡面其實是沒賣甜甜圈的,呵呵。我們四個人點了很多不同的單品,水果冰淇淋鬆餅、義式總匯沙拉、戚風蛋糕、再各點一杯飲料,單點來share的話,一個人大概兩三百。店裡也有一些下午茶組合,大概也是兩百多。由於不加收服務費,因此需要自行到櫃台點餐,並且先付錢。

對我來說,無論是吃飯還是喝下午茶,很大的一個重點就是要一個舒適的用餐環境,這點O'sweet達到要求了。可能是因為店名的關係,我是抱著吃甜點的心情去的,不過其實要吃些三明治還是沙拉都有。食物都算是滿有誠意的,我本來對食物就不太挑剔,只要不是工廠統一製造的蛋糕之類的,除非特別好吃或太難吃的東西,不然我基本上就是以用餐整體環境是否ok來判定是否會再踏進同一家店。

看在甜甜圈花環偽裝成瑞士糖的份上(誤),下次有機會再去坐坐好了,呵呵。

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五月節


今年的端午節在5/28,正好是禮拜四,於是大家開心地放了四天的連假。本來想說假期結束後,已經是解除賣身契的米蟲身份,這個假期可以延伸更長,於是就悠哉的沒提前訂高鐵票;沒想到被老闆多留了一個禮拜交接,緊急上網訂票的結果,還是只能在端午節當天下午回到家中,禮拜天回台北的票也是只剩早上的班次了。

以上是無聊的小抱怨。事實上,回家的時間不長不短,要安排什麼事情也不太可能,因此到後來在家裡打滾到覺得有點無聊了。

這次回家最期待的就是吃粽子了。早年我阿嬤年輕時也會自己包,我小時候也一起幫忙過。現在我們家阿嬤已經沒辦法包了,家裡人口少食量小,媽咪也不包(而且廖小佳還這麼晚才回家)。照片上這看起來紮實的粽子,是英小皮保母家的阿嬤手工包的。包好的粽子用竹竿撐著,很有味道呢(這幾串粽子就吊在餐桌旁,要吃的時候超方便的,呵呵)。

我家在台中,從小就吃習慣所謂的南部粽,小時候跟在阿嬤身邊學著包的,也是南部粽的做法。印象中的南部粽,是先把料準備好,米是直接用生米下去包的,之後才會放下去水煮。每家加的料不盡相同,大致上會有香菇跟滷肉,有的會加蛋黃(我家阿嬤是摳門達人,所以小時候的印象,家裡包的粽子是沒有蛋黃的)。南部粽的米很黏,吃相很難看,呵呵,不過因為米本身沒有什麼調味,因此可以咀嚼到粽葉的香氣。

大學畢業後在仙台(在日本東北,是獨眼將軍伊達政宗的故鄉,請不要問我跟三仙台有什麼關係)留學的那段期間,每年六月的「粽祭」是台灣留學生的年度大事之一,尤其場地難找,每每在年底會長交接的時候,就要叮嚀下屆會長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借粽祭場地。而仙台的華僑阿姨們教的則是北部粽。雖然不是記憶中的那個味道,倒也稍稍撫慰在外遊子的鄉愁(淚...)。

06年的粽祭在之前的相簿中有一些紀錄,有興趣瞭解留學生在幹嘛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看囉~
2006年粽祭-前一日準備
2006年粽祭-活動當日
(發懶用過去發表的內容充數...... ^^;)

五月節過了,冬衣可以全部收起來了。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神牛燒肉之烤棉花糖才是人間美味


上禮拜六晚上,跟巴氏兄妹想了很久到底晚餐要到哪裡解決,最後決定到士林夜市晃晃,這樣巴哈姆特就不用再專程送我回士林。但,出門等公車時,卻發現開始下起雨來,而且雨似乎沒有要停的意思。於是改到新東街覓食。還沒走到新東街,又改變心意去吃神牛燒肉(之前就有幾次想去吃但因沒訂位就沒位子而作罷)。

店裡還是人很多,不過幸運的是,這次只需要等十分鐘就有空位。終於可以結束我們三人的坎坷覓食之旅。

神牛是吃到飽的,原則上就是會先提供他們推薦組合一套上來,要加點的再跟他們加點。第一次去的客人,店員會幫你一邊烤肉片,一邊做烤肉教學;肉片放到爐上之後,等到出油後,稍微敲一下網子,使肉片不會沾黏網子,再做翻面的動作,翻面後很快的就可以把肉片「救」起來了,如果烤太久肉片會太老。於是我們就很愉快的吃著吃著,組合都還沒吃完,感覺就已經滿飽了,趕快點些青菜,平衡一下。

最後,終於輪到期待已久的「烤棉花糖」!!!

其實我跟巴哈姆特兩個土包子,沒烤過棉花糖,我還半信半疑的說,棉花糖不是加在咖啡裡的嗎?後來發現其實一般是放在巧克力裡的,哈。總之就這樣到了最後的甜點-烤棉花糖。

看起來真的滿不賴的吧~棉花糖烤了之後會慢慢膨脹,外皮還會有一點燒焦。外酥內軟,口感一流!吃之前有偷偷看店員在教隔壁桌烤,店員教他們不要把棉花糖靠火爐太近,似乎是不要烤焦,但我覺得有點焦口感比較好,也比較香。這可能就看個人喜好吧。

巴哈姆特本來吃得超撐的,最後居然還能連續吃四支棉花糖,而且含情脈脈的對著棉花糖望,一臉滿足地品嚐。實在是...金變態!XD

以上,就是廖小佳挖掘棉花糖新吃法的經過。哈!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気分転換


今早公司宣佈大家要共體時艱,不得已要將人事費用縮減,每個人縮減幅度不同。講白話一點,就是要砍你的月俸。聽完心情極差,朝會後就跟佩妮一起去附近小七買咖啡喝。前陣子感冒喉嚨不舒服,一直不敢喝咖啡,現在終於不再庫庫掃,就決定解禁。

一走進小七,就看到最外面的架上放著草苺季的商品,滿滿都是紅色跟粉紅色。掃了一下,沒有客戶的商品。......瞬間有種淒涼感。佩妮買了草苺季專區的pocky,包裝真的滿可愛的,應該是個吃了心情會好的零食,但,為啥一盒要79大洋阿!?

佩妮很大方的分了我一包。記得以前也會有事沒事買這種貴的零食,尤其剛從日本回來,對於金錢感覺還很混亂的時候。但自從意識到賺錢不易這件事情之後,就大大減少購買的頻率。

像這種心情受到影響的時候,就會特別想吃甜食,平時沒有特別想吃的東西,這時候就會突然有想要吃的心情。現在倒是滿想吃新鮮大草莓的。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炫耀是人的本性


好久沒有更新部落格了,來交一下作業。

話說今年生日,碰上重感冒,實在很悶,但今年也收到不少禮物跟祝福,一定要來炫耀一番,哈。

話說本來我生日前的週末應該會是快快樂樂跟巴哈姆特在宜蘭散心的,但為了生日當天的提案,禮拜日下午必須回公司加班,因此變成禮拜日中午去吃大餐慶生。三井真不愧是有名的貴,連午餐比較便宜的遊心套餐一個人都要1500大洋......又不是日幣說......。既然是一年一度的生日,就狠下心來點了兩份套餐,索性吃個夠。但,吃到最後一道火鍋料理,發現吃不完的時候就後悔了......。而且,因為壽星本人還感冒,味覺大大的走樣,把鴻喜菇吃成苦的,醃蘿蔔越吃越甜,蟹肉越吃越鹹,囧。明明是精緻的美食,但我卻浪費了這個享受美食的難得機會,唉。但是還是感謝金主巴哈姆特,讓我有當貴婦的機會,哈。

然後,生日隔天,公司同事佩妮小姐拿給我一大袋星巴克禮盒,打開來發現內容真是豐富......。

感謝佩妮小姐熱情贊助,伯爵茶是我愛喝的紅茶,馬克杯也很可愛,棉花糖中間有粉紅愛心,吃起來心情一定很好。真的是很討人喜歡的禮物哩。不過阿,因為個人的一點小小職業病,對於盒子上的日文感到有點不是很暢快;伯爵茶在日文中是外來語「アールグレー」,「香料入り紅茶」是啥碗糕......。看到奇妙的日文會減低商品的價值感,請各位商家千萬要小心阿......。

今天收到一個包裹,是從京都來的。現在整個已經是情人節了,但我知道陳小穎寄來的包裹絕對不是要跟我告白的,哈。

懷著驚喜的心情把紫色包裝紙打開來,裡面有個深得我心的可愛喵咪化妝包,密密麻麻寫滿的卡片(明信片?),背後也有可愛的喵,很有陳小穎的風格,呵呵。

其實第一個給我生日祝福的,應該算是廖媽媽吧。因為廖媽媽每年都幫我過農曆生日,也就是在大年初五的時候。廖媽媽平時節儉慣了,給小佳的生日禮物也很實際,紅包一包,可說是過年紅包的bonus吧,哈。

但今年生日的溫暖還不只這些。
還有本來要把我抓回台中慶生的小胖,雖然沒慶成,但這份心意真的令我大大感動阿。還有還有,吳小貞的雷龍式貼心問候、慢慢的祝福訊息、卡爾的祝福簡訊、miki女廁小關心XD......。然後......然後......可能還有漏掉的名單......廖小佳我從小記憶力就特差,健忘症從小學時代就很明顯,生日當天工作又忙昏沒時間關注自己生日這件事情,事實上這篇炫耀文也是絞盡腦汁拼命回想所寫下的,被我漏掉在名單中的人,拜託一定要原諒我阿阿阿......。><

情人節到了,13號星期五是個普通的上班日,不知道今年情人節有沒有啥可以拿來炫耀一番的,科科。:p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元旦的大吃


話說雖然該多注意飲食了,不過2009年元旦就被家人帶去吃好料,想收山也難。XD

這家位於台中忠明南路上的 finga's base camp,是一家賣各種西式料理的餐廳。舉凡漢堡、三明治、披薩、義大利麵、墨西哥脆餅捲餅拉餅......通通吃得到。據說老闆本身就是紐西蘭出身,且原本是在飯店中工作後來自行出來開店的,因此滿心期待接下來會上桌的食物,喔耶!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堆滿進口食材的櫃檯,哈!門的右邊有賣麵包,店裡也還有其他更多的進口食材,整家店不是直接可吃的東西,就是料理的材料;總之食物真的很多,就算哪天大地震來也不會餓死吧。

點完菜等待的時候,就在店裡亂晃照相,後門出去也有戶外座位,但這天氣有點冷,還是回到室內,晃累了就去拿雜誌來看。期間陸陸續續有阿豆仔進來,從我們進門到用餐完,大概就有四組外國客人,想必這家店在台中阿豆仔圈中應該小有名氣吧。

不想新年剛開始就破功,決定放棄漢堡跟三明治之類的食物,而墨西哥菜對於長輩們來說又太辣,因此我們都點義大利麵的套餐。整體來說,我最喜歡的應當就是義式蔬菜湯吧,但旁邊的麵包,我就對於黑橄欖的味道很不習慣。奇怪,是我對湯有特別的偏好嗎?上次去 Afternoon Tea也是對南瓜濃湯情有獨鍾哩 (AT的食記一直沒寫,不知不覺就拖過年了^^;)。

主餐的蘆筍蛤蠣義大利麵,表現也不錯,但份量超大的,吃完整個飽到一個不行。不過甜點是另一個胃裝的,依然要吃,哈。

甜點可以任選,我選的是西洋梨派;很好吃,但實在很甜。盤子的裝飾讓我想到代表紐西蘭的銀厥葉,但可能是我想太多也說不定,呵呵。

除了食物之外,finga's的服務也在水準之上。店員有美式餐廳的親切跟活力,尤其阿豆仔們似乎都是常客了,除了打招呼之外大概都會稍微話家常個兩句;另外,上菜速度也恰到好處 (我常覺得很多餐廳上菜超快,我都來不及吃,也許有些人反倒覺得他們上菜太慢也說不定^^;)。

離開前舅媽買了貝果回家當早餐,似乎對店內賣的麵包類滿感興趣的。看著冰箱內琳瑯滿目的火腿肉,下次我想來試試漢堡或是肉料理,嘿嘿。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冬天適合吃拉麵


連續寫了幾篇跟食物無關的文章,應該看得出來是為了要避免整版都是食記的情況吧,哈!

天氣漸涼,來介紹一家最近去光顧的拉麵店-誠屋拉麵

這家店是一家日本的拉麵連鎖店 (日本官網),去年來台北開設海外第一家分店,就位於市民大道上 (微風廣場附近)。一直到今年底才去吃的我,應該算是很後來才去的客人吧,哈。

巴哈姆特在12月份已經去了2次,還是被「興味津々」的我給拖去了 (所以是第3次,哈哈)。既然是拉麵店,就來點個拉麵吧,看到menu上有一個「牛骨白湯拉麵」放在特別位上,顏色還跟其他拉麵做區分,想必是店家自慢的推薦品吧,那就來試看看囉~至於巴哈姆特就點他愛的米飯類「半熟蛋叉燒丼飯」。我們的食物長成這個樣子......

我的拉麵......

巴哈姆特的叉燒飯......

他們家的蛋真是深得我心阿~除了拉麵的糖心蛋是我目前在台灣所吃過最好吃的糖心蛋之外,半熟蛋的蛋黃汁和著叉燒飯的醬汁,配飯也超棒的!

嗯,好話好像講完了。XD

麵的湯頭似乎是他們最自慢的,事實上我也覺得滿濃郁的還不錯啦,對湯頭沒有特別印象,但冬天喝湯暖暖身體應該不錯 (才怪,台灣熱到一個盡頭),而拉麵的湯我總是喝不完,喝不完的時候,我的方法是加七味粉,改變一下味道,這應該是堅持拉麵湯頭的店家最討厭客人做的事情吧?:P

我們另外還點了日式炸雞,但上桌時發現顏色炸得很深,會讓人聯想到會不會是回鍋油炸出來的,吃了之後也覺得味道跟日本的「唐揚」差了十萬八千里,老實說我覺得還比較像是台式炸雞塊。據巴哈姆特說,誠屋的煎餃不夠酥,不值得點,所以我們就跳過這道拉麵店常有的配菜。

每桌旁邊都有「一本」顧客意見表,是的,是一本。每一頁都可以看到不同顧客留下的評語,有好有壞。我沒細看,因為巴哈姆特一拿來就埋頭猛寫意見,據說店長不但會看這本顧客意見,還會寫下回應之類的。雖然說顧客的意見很雜也很主觀,但如果真的重視顧客的意見的話,店長可能還需加把勁囉~

誠屋的台灣網站就可以知道,誠屋強調的是來自日本的拉麵。台灣人很瘋日本的東西,包含食物,但也因為吃了很多日本的食物,對於日本食物越來越了解,已經很難隨便唬攏了
。既然是從日本來的,就要提供日本的東西阿~主餐來說算是滿不錯的啦,但小菜也不能馬虎阿...。台灣既然是美食王國,就可見得這國家的人多愛吃,哈。

嗯,再補一句,誠屋的糖心蛋跟半熟蛋真的很好吃,呵呵。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台中獨有食物


今天晚餐後巴哈姆特買了分解茶,我喝了一口,覺得跟小時候常喝的秋水茶味道有點像,就脫口而出「味道好像秋水茶」,沒想到高雄出身的巴氏兄妹兩個人愣住看著我,完全不知道我說的是啥東西。之後又連續說出「大麵羹」、「麻薏」,都還是換來兩對疑惑的眼神,讓我決定要來台中獨有食物大整理。

1. 羅氏秋水茶

這是我從小就常喝的飲料,只要我火氣大,長輩就會買秋水茶給我喝,就算沒有火氣大,夏天喝,冰冰涼涼的也很解渴。這飲料只要在檳榔攤就可以買得到,另外一些傳統雜貨店應該也有;從小喝的都是一包一包的,一包15元 (現已調為20元),但據說也有出罐裝的。網路上查了一下資料,發現是一位醫生所研發的,真正配方應該是商業機密,不過現在台中以外的人也可以透過官網跟他們訂購,可以送到府喔。

官網:http://www.cs.pu.edu.tw/~s9573053/project/

2. 大麵羹

這道是小時候看到很多人一早就會到家對面的騎樓麵攤去吃的一道小吃。以我粗淺的知識來介紹的話,大麵羹的麵條是一種粗粗的黃麵條,麵條都會煮到很軟,上面會加上韭菜跟油蔥,湯是稠稠的羹湯。是一碗很簡單的麵,簡單但好吃,價格也都很親民。現在我們家也搬了,不確定以前騎樓下的麵攤是否還在,聽說現在台中有名的大麵羹在英才路,下次去吃看看。

3. 麻薏

這個小吃我之前曾經在公司跟同為台中出身的同事聊過,麻薏是一道台中家喻戶曉的家常菜,也是個令人懷念的味道。製作過程很麻煩,大致上的做法是:首先將黃麻葉 (這個夏天在台中的市場中很容易買得到) 的梗挑出,然後把葉子用力搓到爛,通常要搓很久,要把葉子的苦味都搓掉;煮的時候我們會加地瓜跟小魚乾,並且加入太白粉作成羹狀。健康又好吃,真的!

以上是目前想到的台中獨有食物們,台中人共通的回憶阿~(淚目)

台中以外的大家,到台中時可以找找這些食物囉!肯定不會後悔的啦!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食記之平價日本料理


我家召喚獸是傳統胃,愛吃米飯,又是哈日的傢伙,造就了這週末連吃兩家日本料理店。其實我們的目的並不是特地要去找什麼特別好吃的名店,只是想找一個能接受的地方用餐,選的店如果以日本來說,其實就有點像是食堂那種店,賣的大多是定食。

1. 根本日本料理

這家店在巴窩附近,就在新東街上,生意似乎還不錯。我之前先去吃過一次,留下不怎麼樣的印象,最主要是那次點了親子丼,醬汁把飯都泡軟了,口感就差很多,這可能是因為米的品種的關係。這次再去,我點了薑燒豬肉定食,就比較令人滿意;豬肉的薑味很香,且醬汁配飯味道剛好,米飯也沒受到醬汁的浸泡,軟硬度就比較適中。

比較美中不足的是,我會覺得每樣東西你要給它什麼味道,它就不該跟其他味道混合,以前高中時不懂事,還曾經為了味道不同的東西被混在一塊而跟阿嬤吵架...^^;。所以生菜跟蘋果切片跟薑燒豬肉放在一塊,讓我有點不太能接受...,然後就通通都被青菜王巴哈姆特接收了,哈。不過其實這種細節的東西,在一個平價日本料理店,倒也不會成為挑剔的重點就是。

定食還搭配了茶碗蒸跟味噌湯,味道都普普通通。另外我們點了日式炸豆腐跟一盤台式炒青菜,哈,這家店真的是中日合壁,牆上的白板也都寫著一些當日的海鮮料理,也可說是一家滿台式的日本料理店。雖說滿台式的,但日式炸豆腐很好吃呢~

價格很平實喔,簡單吃大概新台幣100元左右,如果點一些海鮮類的料理的話,就會稍微貴一些。總結來說呢,這家店應該會成為未來新東街幾個會去光顧的店家之一囉。

2. 樹太老定食專賣

另外一家是禮拜天跟巴家兄妹在東區晃的時候晃到的,巴妹說她同學很愛這家店,看在價位不高,店內空間似乎又滿舒服的,且是米食的份上就進去吃看看。

樹太老的招牌似乎是豬排,但我們卻沒有一個人點豬排,哈。他們還有另一項特色,就是米飯採用越光米,這點對我來說吸引力非常強,但不知為何當天的心情是想吃拉麵,結果就點了拉麵定食...。XD

下圖為巴哈姆特的越光米飯,遠方是泡菜豬肉,味道滿溫和的,不是很辣,但算是滿下飯的。白飯、小菜、高麗菜絲、味噌湯都可以續加,可以吃飽飽喔~

我點的豚骨拉麵口味清淡,湯很多,如果吃到一半覺得口味有點膩的話,可以加一些七味粉;巴妹的牛肉壽喜燒蓋飯聽說比較鹹,這個則是愛吃重口味的人可能比較喜歡的。

一份定食大多不會超過新台幣200元,也有賣便當,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是大戶屋的路線,但大戶屋更強調食材的產地 (我忘了台灣的大戶屋是否也有賣便當,或是強調食材產地,這段是憑日本大戶屋的印象所寫的)。看到樹太老的名片列出一堆台中的分店,才知道原來發源地是台中,難怪價格這麼親民,呵呵。

由於店內感覺不是那種久坐聊天的地方,所以下次如果會再進去,應該是去了東區又特別想吃米飯的時候吧~